沈阳

当前选择:沈阳

当前位置: 沈阳学大教育 > 沈阳资讯 > 沈阳

伦恩堡老镇(文化遗产)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6-24 16:44:29

中国有很多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这些文化需要我们要了解和保护,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得以流传,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伦恩堡老镇(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这些文化遗产。

伦恩堡建于1753年,依布朗斯威-伦恩堡公爵的姓而命名,1727年公爵成为英格兰国王。伦恩堡是新斯克舍省第一块英国殖民地。在查尔斯.劳伦斯将军的指挥下,英国军事力量监控下,第一批移民开始在伦恩堡安家。来自德国中南部、瑞士和法国蒙贝里亚尔地区的当时被称做“外国新教徒”的移民,因其对英国皇室效忠的可能成为英国官方有意选择的第一批居民。这些移民因英国政府许诺的无偿发放土地的承诺,纷纷来到这个新世界。他们到来不久,当局就把城东划为居住区和花园区,并发给每户30到300亩耕地。

“伦恩堡的早期居民大多数是由德国、英国、法国移民而来的农民,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里,因生活所需,这些人就发展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航海和造船工艺,成为一支世界上最富决断力、最多才多艺的匠人队伍。”1978年伦恩堡人庆祝伦恩堡人建城225周年时,伊丽莎白.希思考特在一本杂志里曾这么讲。

古老的市镇伦恩堡的街道都是笔直的,所有的街角也都是方形的,这里是英国殖民政策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英国曾经制定过一个“示范城镇”计划,在广阔的新殖民地上按照当时国王的意志仿照这种预先建好的“示范城镇”建立新的城镇。至少21个殖民地在这个计划中受益,这些殖民地分布在安大略湖区、尼亚加拉湖区、乔治亚州、费城地区。但是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没有一个殖民地能像南海岸新星伦恩堡一样生存下来。

1753年6月,当时共有1,453名殖民者在这里安家,他们大多数是讲德语的新教徒、瑞士人、法国天主教徒。这个定居点严格按照“示范城镇”建设,它包括七条南北向的街道,除了一条叫国王大街的街道宽80英尺外每条街道都是48英尺宽,横向有9条东西向的街道,每条都是40英尺宽,城市被分成40到60英尺见方的街区,每一个家庭都分到一块街区。英国贸易与殖民部制定这个规划时完全无视各地的地形差异,所以造成伦恩堡街道虽然都是笔直的但有些路段坡度很大甚至有些陡峭。

这个古老城镇中有大约400栋主要建筑,百分之七十建于18或19世纪,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木结构,而且很多房屋都涂的五颜六色。

伦恩堡老镇(文化遗产)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大家去了解,更多的文化遗产介绍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